close

以下將分為懷孕初期、中期、後期分別提供營養攝取與運動的要點!

●懷孕初期(0~12週)
適當的體重增加數:1~2公斤
建議增加的熱量:毋須增加熱量
建議增加的營養素:碘、維生素D、維生素E、維生素B6、B12、維生素C、葉酸
適合的運動類型:走路

飲食重點
在這個時期中,胎兒的五官、心臟與神經系統開始形成,
均衡地從不同的食物中攝取到各種營養素有助寶寶成長,不過這個時期毋須增加攝取的熱量。
拒絕沒營養、高熱量食物!
孕媽咪要吃得有營養,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拒絕沒有營養的食物!
許美雅營養師表示,準媽咪應避免攝取高熱量低營養素的食物,
包括油炸類食物、甜食、中西式糕點,以及含糖飲料等等,
因為這些食物攝取過多容易使孕媽咪的體重快速上升,而且也沒有提供適當的營養素給胎兒。
澱粉類食物三餐不可少
而有些孕媽咪又過度極端,因為擔心過胖而避免吃澱粉類食物,像是米飯、麵食等等,
許美雅表示,澱粉類食物能提供身體活動時的熱量(建議攝取量請見表二),
如果不吃飯或麵,身體會以蛋白質當作熱量的來源,這樣反而浪費蛋白質,
因為蛋白質負責的是其他的功能,會過胖的原因主要還是吃進去的油脂量以及總體熱量過高。
再者,全榖雜糧類例如糙米、五穀飯、全麥麵包等等能提供飽足感,反而較不會吃得過多,
同時這些食物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與維生素E,
因此,建議媽咪以全榖雜糧類食物取代白米與白麵條、麵包來作為三餐的主食。
水果吃過多會發胖!
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與礦物質,是孕期不可或缺的營養食物,問題在於攝取的量要適當,
若是過多,就會成為孕媽咪發胖的元兇!
尹長生醫師表示,在門診中就發現有孕婦因為吃了過多的水果而使孕期體重增加到近20公斤!
許美雅營養師表示,孕媽咪每天只需吃兩到三份水果即可。
至於是否需要避開較甜的水果以避免發胖?許美雅表示,除非是有糖尿病的孕媽咪,
否則毋須限制進食的水果種類,會不會發胖的關鍵還是在於攝取的總量是否過多。
至於有糖尿病的孕婦,許美雅表示,一定要避免吃甘蔗以及果汁,
因為甘蔗的主要成分為糖與水份,其所含有的營養素較少;
而果汁無論是現搾或是包裝好的果汁的量通常都會超過建議攝取量,
例如一天應吃兩到三份水果,但一杯柳丁汁中的柳丁數通常會超過三顆,
其他原因尚包括果汁會另行加糖,且纖維質較少,使其營養素減少,但熱量卻提高了!
水果應該什麼時候吃?
許美雅與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何一成表示,有些水果,例如鳳梨、檸檬或葡萄柚等吃起來有酸感的水果,
並不適合空腹食用,因為它們會刺激胃酸過度分泌。飯後吃水果是不錯的選擇,
尤其若是吃含有維生素C的水果還能增加鐵質的吸收率!
若是孕媽咪需要少量多餐或是有糖尿病,可以選擇在兩餐之間吃水果。
對有糖尿病的媽咪來說,在飯後吃水果可能會讓血糖升得過高,
而在兩餐之間吃水果不僅可以避免血糖過高的困擾,
也可以讓血糖在兩餐之間不至於過低,有一舉兩得的效果!
高醣低油食物可緩解孕吐
孕媽咪在懷孕初期有害喜(孕吐)的困擾,孕吐時又該怎麼吃?
許美雅在其近作─《關鍵時刻吃出美麗》一書中表示,早上起床若有孕吐現象,
可以吃些澱粉類的食物,例如吐司、饅頭、蘇打餅乾等,因為這類食物可以改善空腹時的不適感。
平常若是孕吐嚴重,也可少量地攝取上述高醣低脂的食物。
另外,也要避免吃油炸、油煎或是調味料味道重的食物,因為這些食物會引起胃部噁心、產生嘔吐感。

孕動建議:走路為佳
仇思源醫師表示,因為初期屬於懷孕的危險期,在沒有出血的前提下,
孕媽咪做的運動類型必須是最溫和的,最保守的方式就是散步。
不過有運動習慣或是從事體育、舞蹈類行業的孕媽咪
仍可就自己的體能狀況與主治醫師討論,不必因此限制自己動彈不得。
至於運動時間,尹長生醫師表示,每天只需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即可。

這些媽咪不適合運動喔!
尹長生醫師指出,一般的準媽咪均能做運動,但有下列狀況者必須要避免運動:
*高血壓
*胎兒過小
*多胞胎
*子宮頸鬆弛
*有早產可能

●懷孕中期(13到28週)
適當的體重增加數:5公斤
建議增加的熱量:300大卡
建議增加的營養素:蛋白質、維生素B1、維生素B2、菸鹼酸。
適合的運動類型:游泳、固定式腳踏車、快走、溫和的有氧運動、孕婦瑜珈

飲食重點
胎兒的器官在懷孕第二期持續地成長,而孕媽咪主要是在這個時期與後期增加
體重,攝取的總熱量每天應增加300大卡。鈣質每日應有1000毫克
鈣質向來是孕期營養攝取的重點之一,但在整個孕期卻沒有增加攝取量,
許美雅表示,衛生署在民國九一十年之前建議的成人女性攝取量是600毫克,
懷孕之後則是增加到1000毫克,不過在修訂之後則是全面提高到1000毫克,
所以鈣質的攝取還是相當重要的!
牛奶與乳製品是一般公認含有豐富鈣質的食物(一杯牛奶含有270毫克的鈣質),
而許美雅也表示,黃豆製品(如豆腐、豆干等)與綠色蔬菜中也含有鈣質。
此外,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林妙卿營養師表示,肉類的骨頭中存在著豐富的鈣質,
同時鈣質在酸性的環境下比較容易從骨頭中游離出來,因此進食連著骨頭的小魚或小魚乾,
或是帶骨雞湯、排骨湯的時候,若能再加上醋來烹煮,就能從這些食物中攝取到豐富的鈣質。
要提醒媽咪的是,不要將牛奶當做白開水喝,因為牛奶中含有磷,過多的磷容易使媽咪抽筋,
也會抑制鈣質吸收狀況,另外,許美雅表示,過多的蛋白質、纖維質、含有草酸、植酸的食物
(如菠菜、莧菜、竹筍等)、茶與咖啡都會影響鈣質的吸收率,
因此,回到最基本的原則,孕媽咪應以衛生署提供的飲食攝取建議量來進食,
才能充分吸收到各種營養素!

孕動建議:各種溫和、無/衝擊運動均可
此時期是懷孕的穩定期,仇思源醫師表示,可視個人體能與原有的運動習慣進行強度較高的運動,
但從事運動仍需為溫和、低衝擊,或是無重力運動,游泳、騎固定式腳踏車、快走、健行(hiking)、
有氧舞蹈、水中有氧運動、輕度瑜珈等均為合適的運動。
如果仍然擔心胎兒安全,可從20週再開始進行這些運動。

●懷孕後期(29~40週)
適當的體重增加數:5~6公斤
建議增加的熱量:300大卡
建議增加的營養素:鐵質與維生素A
適合的運動類型:36週前與中期相同,但可降低運動強度;36週後可爬樓梯或進行順產運動。

許美雅營養師表示,孕媽咪後期的營養攝取狀況對胎兒出生體重的影響極大,
在這一期對於自己吃進的食物可要斤斤計較喔!
飲食重點─鐵質攝取要增加!鐵質在整個孕期都是不可或缺的營養素,
在後期的整體需求量為45毫克。許美雅營養師表示,在食物中有兩種鐵質來源,
分別為動物性與植物性食物,前者主要是紅色肉類與肝臟,如豬肉、牛肉、豬肝;
後者則為紫菜、黑芝麻、蓮子、紅莧菜與紅豆,
其中,動物性來源的鐵在人體中吸收利用率較植物性來源為佳。
除了多多攝取富含鐵質的食物之外,維生素C可以幫助身體吸收鐵質,
因此許美雅表示,飯後吃個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水果,
例如,芭樂、柳丁、柑橘、木瓜、奇異果等等,有助於吸收鐵質。
選擇同時含有維生素C與鐵質的蔬果也是一個幫助吸收鐵質的好方法,
這類蔬果有杏、棗子、草莓、酪梨、黑芝麻、綠花椰菜等等。
另外,植酸、草酸類的食物,以及茶中的多酚類與咖啡都會降低人體對鐵質的吸收率,
因此,飯後盡量不要馬上喝茶或咖啡,若要喝飲料可以果汁取代,以免影響身體對鐵質的吸收狀況。
而含有植酸草酸的食物吃起來會有澀澀的感覺,例如菠菜,也應避免在同一餐中同時進食。
許美雅指出,鐵質的攝取量不容易計算,孕媽咪如果擔心自己攝取的量不夠,
特別是只吃素食的孕婦,可以與醫師或營養師討論是否需要額外補充鐵劑。
孕媽咪該吃多少紅肉?
紅肉是優質的鐵質來源,不過紅肉的脂肪通常較白肉為多,
孕媽咪該怎麼吃才不會吃進過多脂肪,又能攝取到鐵質?
許美雅表示,紅肉的脂肪固然較高,但會不會致胖還是要看吃進身體的總量,
她認為一天兩到三份紅肉(一份約女性的半個手掌心大小)是適當的攝取量。
若是吃的份量過多,自然就容易發胖啦!

飲食均衡的秘訣
相信不少媽咪都會注意各種營養素存在於那些食物當中,不過看到最後也許也都忘光了,
許美雅表示,孕媽咪不見得要費心牢記哪些食物含有什麼樣的營養素,
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,並且每天變化攝取的食物種類,不要偏食,
這樣就能從不同的食物中獲得各種營養素,得到飲食均衡的效果!

孕動建議:適度降低原有運動量
孕媽咪再過幾個月就要生產,仇思源醫師表示,為了安全起見,可以適度地降低原有的運動量。
另外,儘管目前的研究文獻指出,在沒有不舒服的情形下,孕媽咪仍可游泳至生產為止,
但為求安全起見,仇思源醫師建議36週之後停止游泳,
原因在於36週之後,隨時可能會臨盆,也容易發生子宮收縮現象,
同時,若在游泳時落紅或是破水,也可能受到感染。
36週之後,孕媽咪可以開始爬樓梯,並且進行一些順產的功能性運動,例如訓練大腿與骨盆腔的肌肉。
仇思源醫師表示,爬樓梯能利用地心引力讓寶寶的頭部向下,讓胎頭較容易下降,並且幫助子宮頸張開,
也讓大腿兩側的肌肉較有力量。不過孕媽咪盡量不要在36週之前勤爬樓梯,因為可能會導致早產!

結語:
孕期要多吃富含營養素的食物,且遵照六大類食物的攝取量,並變化食物種類,
再加上每天適當的運動,孕媽咪就能控制好孕期增加的體重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id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